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茱迪‧皮考特所著。內容大綱是敘說一位母親莎拉為了拯救救罹患急性
前骨髓性白血病的女兒凱特,利用醫學科技生下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,而在十三
年間持續被取走體內器官的安娜,終於對父母提出了控告……

雖然全篇有著許多具爭議性題材和精彩辯論,但這其實並不是一個誰想要勝過誰、或是探
討誰對誰錯的故事──這只是一個敘說著、人們如何努力追求屬於她們小小幸福的故事。

而在作者細膩的筆法和生動自然的日常生活情節,將故事中的每個「人」都給寫活了。全
篇故事採用過去現在時間交錯、並藉由第一人稱視角的重複交換,我們看到了每一個角色
的內心、以及想法:

既是被告、也是辯護律師、更是一位母親的莎拉。
是消防隊員、也是包容著眾人的父親布萊恩。
因愛而背叛愛的控告律師坎貝爾。
被愛背叛而畏懼愛的訴訟監護人茱莉亞。
不願再見到姊姊痛苦、但也希望重獲「自由」的安娜。
以及……明明渴望活著、卻厭惡「自己活著會造成他人痛苦」的凱特。



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身份,沒有人願意主動選擇痛苦的那一個。正如同凱特和安娜的哥哥
傑西,小小的心靈不斷被傷害、忽視,最後成為一名私釀酒、偷竊、縱火,冷漠孤僻的家
庭成員,他何嘗願意?在他那張充滿反抗意識的面具下,其實仍希冀著被關心。那蓄意縱
火的行為後面,或是只是渴望看到消防隊父親「為他」而趕去的身影而已吧?

因此,實在是很難去憎恨或厭惡裡面的任一人,因為從他們的身上,可以找到屬於我們自
己也有的軟弱。明明是愛著對方的……明明不想傷害對方的……卻反因此對重視的彼此造
成了傷害。這是多麼令人悲傷感慨的事實,但這世界不就是這樣嗎?

人生中充滿了苦與痛,但正因為會失去,才更懂得珍惜……正如書中母親沙拉所言:即使
相處認識的時間不長,但如果你把每一個記憶、每一個時刻,首尾相接地鋪展開來──它
們會延伸到永遠。或許我們不能掌握緲遠的未來,但是至少眼前當下的小小幸福,還是可
以把握珍惜的。







好啦,正經老套的感想完結
接下來是我流式感想

以下將會有故事中的劇情洩漏,請自己判斷迴避







這本書算是我近來買得最滿意的書之一
而且可能因為先前期待不大,相對的滿意度就更大了
這本我是在軍中看完的,本來是要2周內慢慢抽空看完(我在軍中空檔很少的)
卻不知不覺在5天內就硬衝完了,幾乎所有休息時間都拿來看啦

要不是環境氣氛太差、要不是周遭有人
真的好幾次都看得眼眶一酸,險險流下淚來
這本書真的是會讓人看得很鬱悶、卻也萬分感動啊!

而且裡面有超多經典的對白和語句
都非常讓人深省,回味再三,用詞語句算是該類中相當相當傑出了。
是極少數能讓我看完之後,想要馬上再次重看的書。

裡面大部分的劇情其實很普通
但也因為很普通,所以能寫得打動人心,才更厲害
裡頭人物的互動、眾多的思緒和想法
都再在挑動了內心深處的共鳴和感觸

他們不再只是書中的人物,而是真真確切地活著──就像我們一樣。




裡面寫得最好的兩個人
個人認為是母親莎拉和大哥傑西

莎拉算是本書中最痛苦悲情的人,一個人擔起了各式各樣的責任
兼具被告、辯護律師、母親、妻子,這種種身份
或許也象徵了她自己內心的矛盾

故事中有一段類似的話最能簡單顯示她在書中的想法:


「我的人生宛如建築物著火,我的一個孩子在裡面,而唯一能救她的機會是
派我另一個女兒進去,因為只有她知道路。這是在冒險、要求她很不公平
這我當然知道,絕對知道,但那是唯一能同時保住她們的機會。
那合法嗎?合乎道德嗎?那是瘋狂的或愚蠢的或殘酷的主意?
我不知道,可以我衷心相信那是"對的"。」


真的是很棒的一段,兼具告白和辯護,很偉大而堅強的母親。




至於傑西堪稱我書中最喜歡的角色
因為他實在寫得太妙了
所有一切叛逆不討喜的行為下
其實可以窺出他對兩位妹妹的關心和重視

他不斷的受傷、被輕視
如果他還能像安娜一樣為凱特作點什麼還好...偏偏他不能
最後,選擇了放棄自己

這個角色我之所以會喜歡
因為他真的被寫得很活
完全可以了解個性會變得這麼怪僻的理由
但骨子裡
其實仍然是個渴望被愛、被關懷的孩子
這個角色,算是故事中最為不足道、卻也最巧妙的點綴人物



爆點方面主要只有2個,都是最後。




第一個,是安娜在故事最後,雖然萬分不願,卻終究還是被請上了證人台時
被問的那個問題......


「安娜,妳是自己決定要提出訴訟的嗎?」


本來,那只是一個例行的問題
本來,那只是用來確定安娜有自主決定的問題
但安娜卻這樣說了......


「事實上,我可以算是被說服的。」


此言一出,當場所有的人都呆住了,即使是律師坎貝爾也不例外。
事前,完全沒人料到她會有這樣的回答......毫無、徵兆。

「安娜,」坎貝爾努力穩定情緒,問「是誰說服妳的?」




「──凱特。」


在這瞬間,之前的所有疑慮、矛盾、以及自以為是的解答,都失去了意義。

為何安娜突然想提出訴訟?
為何安娜突然拒絕提供器官?
為何安娜一直不願上證人台?
為何安娜一直不肯接受母親規勸?
為何安娜明明深愛著姊姊、即使明知這樣一來將會害死她也要堅持下去?


一切只因,凱特本身已經不願再活下去了。


已經不願再繼續痛苦,已經不願再繼續看到他人為自己痛苦。
對這一切的一切她早已受不了。
好幾次都差點要自殺,卻因為想起這麼多人的努力,只是為了讓自己活下去...而停止

但已經夠了。



對於終於願意採取行動、拒絕提供器官的安娜
凱特只是以著無比寧靜、也無比真誠的眼神說了...


「──謝謝。」


本來應該是最痛苦的她,卻也反而被忽視意願的她
終於選擇了放棄自己的生命,去抹消家人痛苦的泉源

第二個爆點,是結局......這我就不說破了

但就某方面來說
堪稱是合理舖設下的最惡結局!
我真的沒想到啊!完全沒料到啊!跟我預想的完完全全不一樣!狠狠的被背叛了!

連作者自己的小孩看完後,都一時不願見作者、和她說話,因為自己太沮喪難過了。
(......我真希望富間的小孩長大後,也能這樣玩玩他老爸XD)




截選一段我最喜歡的內容(也因這段比較短)吧:




在法院最後審判結束,安娜這麼問律師坎貝爾......

「你在審訊時說過,你真的認為十年後我會成為令人刮目相看的人嗎?」

「幹嘛?安娜,妳這是要吊出我的恭維嗎?是的,我是這樣認為。你會傷了某人的心,或
在巴黎的摩馬特畫畫,或開噴射戰機,或徒步旅行未被探索過的國家...或許以上皆是。」

曾經有一段時期,我和凱特一樣想做芭雷舞女星。
可是從那時刻起,我想過一千種不同的舞台:
我要作太空人。我要作古生物學家。
我要作艾瑞莎.芙蘭克林的合音天使
我要作內閣官員。我要作黃石公園管理者。

現在,我每天換一種想法。

有時候想做顯微外科醫生,或詩人或抓鬼獵人



但,有一件事不會變──













「十年後,」少女說:「我還是要作凱特的妹妹。」















嗚嗚嗚嗚────之前累積所有的情緒,差點就在看到這段時潰堤了!

孕釀已久的氣氛,在這一刻達到了高潮
作者對故事節奏的掌握真的滿不錯的(要慢慢看下來感觸才會深)
這真的是一部充滿悲傷、卻也有著滿滿感動的好書啊!

不管怎樣
如果各位在看完了這篇感想後
發現這類型書是自己喜好的話
不要懷疑,買下去吧......值得的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ndfeath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